学校,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,礼仪教育是德育、美育的重要内容。
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,因此,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。学生在课堂上,在活动中,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。
一、课堂礼仪: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。
(1)预备铃响后,坐在位置上做好课前准备,静候老师上课。迟到了要喊报告,经老师允许后,才能进教室。
(2) 上课:上课的铃声一响,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,等待老师上课,当教师宣布上课时,应由班长或者值班学生带头迅速起立,向老师问好,待老师答礼后,方可坐下。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,若因特殊情况,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,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,方可进入教室。
(3)听讲:在课堂上,要认真听老师讲课,不得睡觉、交头接耳、做小动作、要注意力集中,独立思考
(4)回答提问;应举手发言,起立回答,表情要大方,不得故作松垮姿势或引人发笑的举止。
(5)下课;老师示意下课后,班长或值班学生号令“起立”,并向老师致意待老师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。有老师听课,让老师先离开教室。
(6) 、对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醒和批评,不得顶撞。如有意见,可在课后与老师交换。
二、其他礼仪
(1)、与人交谈、态度要诚恳,语调要亲切、温和,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大声交谈、打闹。
(2)、向别人问话时,要和气大方,吐字清楚,意思明白;回答别人时,应谦和、朴实、含笑、耐心。
(3)、要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倾听对方的谈话,并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语言呼应。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谈话或突然强行转换话题。
(4)、交谈中要注意站相和坐相。不做任何损害个人形象的小动作。
(5)、长者到场要用短暂的起立以示敬意,有人给你沏茶,应略为欠身以示谢意。
(6)、公众场合中,要尽量避免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如打哈欠、咳嗽等,如果患感冒打喷嚏、咳嗽时,应用手帕掩住口鼻。
(7)、要注意使用“请、您好、谢谢、对不起、再见”等常用礼貌语。
(8)、对残疾人要尊重、扶助、礼让,不要指指点点、议论纷纷,不要给他们起绰号。